当前位置:

成都凤凰山体育场冠名权五年1.8亿!

来源: 24直播网

本赛季中超联赛的收官战在成都蓉城凤凰山专业足球场隆重上演,此刻,挂起的“五粮液文化体育中心”牌子已引起球迷的关注。这个日子,11月9日,五粮液文化体育中心正式揭牌。在接下来的赛季里,成都的球迷们或许会感慨地发现,那座“醉美”的凤凰山,已融入了更多文化的气息。

在中国,体育场馆的冠名并不常见。回顾历史,2011年五棵松体育馆改名为“万事达中心”,成为了国内首个获得商业冠名的奥运场馆。更早之前,上海世博演艺中心被冠名为梅赛德斯-奔驰中心。而到了2021年,万馆体育与成都城投置地携手合资,共同对凤凰山体育公园进行市场化运营,这无疑为场馆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凤凰山体育公园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商业模式与运营机制。其核心在于“内容+服务”带动消费的模式。随着成都大运会的举办和成都蓉城队升入中超,凤凰山体育公园的“一场一馆”成为了焦点。特别是中超场均的高上座率,使得这里迅速成为体育文化、消费市场的“现象级”存在。商业冠名和引入赞助商的模式,正改变着其收入结构,为场馆群运营模式的优化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自2023年全面运营以来,凤凰山体育公园周末的综合使用率超过了81%,中超上座率更是高达99%。这里已承接了112次万人以上的大型活动,接待赛演观众超过285万人次。截至目前,票房总收入达到了约14.9亿元,产业效能更是高达104.3亿元。这一切的背后,是国家政策的支持、成都良好的营商环境以及文体产业的蓬勃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在今年6月就发布了与凤凰山体育公园的品牌合作公告。合作内容包括品牌合作、资源合作,合作期限长达2024至2029年,项目费用预算高达1.836亿元。这一合作不仅彰显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也进一步推动了体育公园的商业化进程。

放眼国际,在欧洲的五大联赛和NBA,球队主场冠名已是常见现象。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场馆的知名度,也为其带来了可观的商业收益。虽然国内足球场冠名尚属少数,但随着市场的开放和体育产业的发展,相信这一模式将会越来越多地被接受和实施。

奥运冠军邹敬园在冠名现场表达了对这种跨界合作的肯定,他认为这种以文体场馆为载体的合作,提升了城市的包容性和文化认同感。成都城投万馆总经理韩立锋也表示,将继续探索打造消费新场景,为更多成都家庭提供一站式体育健康和娱乐服务。同时,他们也将不断提升场馆的社会效益与品牌形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总之,凤凰山体育公园的冠名不仅是一次商业的尝试,更是文体产业与城市发展相融合的生动体现。它预示着中国体育产业的未来将更加开放、多元、创新。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模式的更多成功案例和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