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足协驳回,13人不满。

来源: 24直播网

根据新华社的最新消息,记者在11月8日从中国足球协会获得信息,经过开庭审理,中国足协纠纷解决委员会对13名涉及假球赌球案件的人员所提出的对中国足协纪律处罚的申诉进行了驳回。

早在9月10日,中国足协的官方网站就发布了《中国足球协会关于对有关涉案人员行业处罚情况的通报》以及针对60人的处罚决定。对此,足协纠纷解决委员会收到了13份针对足协纪律委员会处罚决定不服的纠纷解决申请。这些申请者希望撤销或减轻相关的处罚。

从10月21日至22日,中国足协的纠纷解决委员会集中开庭审理了这13起案件。在庭审过程中,申请人详细陈述了他们的申诉事实和理由,而中国足协纪律委员会则对他们的处罚决定的工作程序、事实依据和规则依据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特别是对于那些被处以“终身禁足”和“禁足五年”的案件,足协提交了相关人员的刑事判决书以及公安机关的询问/讯问笔录作为事实证据。经过合议庭的举证质证以及双方的辩论和最后陈述,认为中国足协纪律委员会的处罚决定程序符合《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准则》。

处罚所依据的事实是由公安部门移交的刑事判决书认定的事实或申请人在询问/讯问笔录中自认的事实,证据确凿。结合整个案件的审理情况,合议庭一致认为足协纪律委员会的处罚决定事实清楚,适用规则正确,应予以维持。因此,最终决定驳回了这13名申请人的纠纷解决请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九十六条的规定,对于不服体育社会组织、运动员管理单位、体育赛事活动组织者的处理决定的当事人,可以在收到处理决定之日起二十一日内申请体育仲裁。这13名申请人如果对足协纠纷解决委员会的处理决定仍不服,可以向中国体育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

早先的9月10日通报中,中国足协指出,根据公安部移交的61名足球从业人员的专案材料,其中44人因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等罪行受到刑事处罚,17人被证实存在受贿、踢假球等行为,需依纪依规处理。经过足协纪律委员会的审定,所有涉案人员都因参与踢假球、赌球等违法行为,对中国足球行业风气造成了严重破坏和社会影响。因此,依据《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准则》,作出了上述的处罚决定。

对于那些被处以终身禁足或五年禁足的人员,足协再次强调了这一处罚的严重性,并要求各足球俱乐部将这一通报传达到所有工作人员和球员。各足球协会和俱乐部应当警钟长鸣,加强警示教育和管理引导,共同努力促进足球行业风气的好转,重塑中国足球的形象,推动中国足球的健康发展。

以上信息综合自新华社和中国足协的官方网站,每日经济新闻也将持续关注此事的后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