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国产锋线之痛

来源: 24直播网

中超联赛的第二轮比赛,再次让广大球迷领略了国产教练的独特魅力。

天津津门虎队在客场挑战成都蓉城队的比赛中,面对这支从未征服过的对手,上半场便遭遇了不利局面。成都蓉城的队长周定洋因不慎踩踏对手领到了红牌,使得比赛的天平开始倾斜。尽管成都蓉城在人数上处于劣势,但他们依然坚韧不拔。然而,天津津门虎队凭借着团队的协作与策略,最终以2-1的比分战胜了成都蓉城。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比赛中,天津津门虎的后防线上出现了一张熟悉又略带陌生的面孔——巴顿。虽然他最初是以锋线球员的身份为人们所熟知,但现在却稳稳地站在了后防线上。一听到“巴顿”这个名字,许多人可能会误以为是外援的大名,但实际上,他是我们本土培养的优秀球员。巴顿不仅曾入选过国家队,还在世预赛中有过短暂的登场,虽然时间不多,但他的表现还是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巴顿,这位1995年出生的球员,如今已经步入了职业生涯的第十个年头。他的转型从锋线到后卫,不禁让人思考,这是否是国产教练的一种独特思路?答案是肯定的。天津津门虎的主帅于根伟,就是一位典型的国产教练。在他的战术体系中,根据球员的特点和队伍的需要,进行位置上的调整,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

不只是巴顿,像于大宝这样的前锋球员,也曾经是国家队的主力,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队伍的需要,也被改造成了后卫。同样的,还有很多其他球员也经历了类似的转变,如于海、毕津浩等。这种改变,并不是国产教练的无奈之举,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的最佳选择。

然而,为何会有如此多的本土锋线球员被改到其他位置呢?这其实是中超联赛的一个现实问题。由于外援在各俱乐部锋线位置上的霸主地位,除了像武磊这样具备超强实力的球员外,大多数本土锋线球员只能作为替补或坐穿冷板凳。像巴顿这样具有特色的本土锋线球员,虽然有能力在同位置上与外援竞争,但由于俱乐部更看重成绩而非培养人才,教练们只好考虑将其调整到其他位置。

然而,这种改变并不意味着球员的终结。像巴顿这样球商高的球员,即使改变位置,也只需要短期的适应期。一旦习惯新的位置,他们依然能够展现出出色的表现。这也是国产教练的智慧所在——善于发现和挖掘球员的潜力,根据队伍的需要进行合理的调整。这不仅是对球员的负责,也是对队伍和球迷的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