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彝族男孩五年未归,仍记爷爷嘱托。

来源: 24直播网

罗康才,人称“11号”,是武汉足球赛场上的亮眼明星。与队长阿述堵哈一起,为他们的梦想努力着。南楠作为记者在武汉进行了报道。

“武汉的寒冷与凉山的冷风不同。”罗康才在赛场边如此描述。他来自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的一个乡村,即便在无风的武汉,他仍能感受到一种深入骨髓的寒冷。他总是穿着单薄的衣服,双手冰冷,但那单薄之下,已显露出健壮的轮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对胜利的渴望和拼劲。

在与喀什代表队的比赛中,罗康才虽然身材处于劣势,但他却以不屈不挠的精神为队伍拼搏。郑主夏,一个与凉山交过手的延边队队员,对罗康才的技术印象深刻。队长阿述堵哈更是对罗康才的彝族孩子的狠劲赞不绝口:“我们从小就要争第一,无论参与什么,只要开始就要全力以赴。”

罗康才的求学之路并不平坦。他需要乘坐五六个小时的大巴车前往县城上学。曾经的老家道路崎岖,尽管现在有所改善,但路上的时间依旧漫长。“老家的车,与我们武汉乘坐的不同,显得较为陈旧。”长期离家的罗康才长年累月在学校训练,只有在春节等大节日或寒暑假才能回家探望家人。参加“西部青训杯”足球赛是他第二次走出四川,上一次他踏足了吉林的广袤大地。

从九岁开始,罗康才就痴迷于足球运动。记得那时他还是个小学生,对于足球知之甚少。但当教练来到学校选拔时,他凭借出色的表现被教练看中。爷爷告诉他要跟随教练离开家乡时,他哭了,因为从未离开过家的他舍不得家人。然而,当他走出家乡,看到更大的世界时,他明白了足球可以改变命运。于是他开始拼命地练习足球,“一定要把球踢好”成为他的座右铭。

阿述堵哈是省队队员,他在省队的训练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每当回到自治州队伍中时,他总是分享给队友们自己的经验与技巧。而罗康才总是那个练得最努力的孩子。他牢记爷爷的叮嘱:“好好吃饭,好好听教练的话。”在他眼中阿述堵哈是半个教练的角色。他也希望能像阿述堵哈一样加入省队代表四川征战全国的赛场。他曾到省队试训过虽然最终没有成功但他并未放弃而是更加坚定地继续努力下去。

初二的罗康才已经有了明确的目标他要考上成都的高中棠湖外国语学校然后继续深造考取大学。在他的记忆里老家还没有人考上过大学他觉得自己可能是全村的希望肩负着大家的期待与梦想。他与队长阿述堵哈一同在这次“西部青训杯”比赛中争取得奖牌虽知对手强劲但他们从未退缩反而更加激发了他们的斗志与拼搏精神。

然而在小组赛的最后一场比赛中罗康才罚丢了一个关键的点球这让他们错失了晋级四强的机会。但即便如此彝族孩子们并没有埋怨罗康才因为他们都深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起伏与困难他们依然保持着那份坚韧与拼劲他们还怀揣着梦想与目标希望能在更多的比赛中展现自己学习他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

离开家乡是罗康才改变命运的第一步也是许多大山里的孩子们走出自己未来的开始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与拼搏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去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