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信号】
禁足球员,教子之能?
今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与公安部在大连联合召开足球职业联赛“假赌黑”问题的专项整治行动新闻发布会。会上,中国足协宣布依据《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准则》,对包括金敬道在内的43人实施了终身禁止从事任何与足球有关活动的处罚。
不久后,有消息透露,首批被公示的终身禁足球员中,已有人出现在足球青训俱乐部的教练名单中。这一情况引起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对有子女参与足球运动的家庭来说,禁足球员担任教练的资格和资质引发了家长们的疑虑。
邹先生一家便是其中的一员。他注意到了大连本地的一家青训俱乐部教练名单中,包括了曾经因违纪而被禁足的张振强。这让邹先生感到困惑:“那份终身禁足令,难道只是一纸空文吗?”
据了解,张振强在职业足球时期有着辉煌的经历,包括入选国少国青国奥等国家队,曾代表山东全运会夺冠等。但他的名字如今出现在了足球青训俱乐部的教练名单上,这让原本想为儿子寻找专业足球教练的邹先生犹豫不决。
经过进一步了解,大连盟足球俱乐部并非大连市足协的会员单位。这使得其经营活动主要受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监管,而中国足协的禁令在这里难以起到作用。
对于禁足球员再就业的问题,社会各界看法不一。一方面,许多人认为这些球员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于青训来说是宝贵的资源;另一方面,也有人担忧如果不对这些球员的错误行为付出足够代价,可能会削弱中国足协的公信力,并降低对足球行业从业者的警示作用。
目前,国内足球青训俱乐部的用工关系普遍较为灵活,很多俱乐部采用挂靠合伙制度。这也就意味着教练员的“合法上岗”并不意味着完全避免争议。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足协和相关部门需要在保障青少年运动员权益的同时,也要思考如何规范足球行业的从业人员管理和行业秩序。
此外,中国足协纠纷解决委员会已经收到了多起关于不服处罚决定的纠纷解决申请。这些申请都涉及到对处罚决定的质疑和申诉。这表明在足球行业的管理和处罚机制上仍存在诸多争议和问题需要解决。
总的来说,中国足球需要从制度到文化层面进行全面的改革和提升。这包括但不限于完善行业管理机制、加强行业自律、提高公众认知和参与度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中国足球的健康发展并赢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