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信号】
10轮后17外援遭裁,麦丰言:CBA贪心于外援与球迷
本赛季CBA联赛的外援政策出现了新的调整,从原来的4节6人次调整为4节7人次,这意味着外援的上场时间将有更多的保障。然而,尽管外援在赛场上的曝光率提升,各队的竞争也异常激烈,但是给外援的容错率却相应地被降低了。
经过第一阶段10轮比赛的激烈角逐,已经有不少外援因表现未达预期而被裁掉。其中,福建男篮尤为突出,先后裁掉了基恩、斯蒂尔、坎普和梅森等四名外援。广东和深圳等队的外援也未能幸免,均遭遇了失业的命运。这一现象引起了媒体人麦穗丰的关注,他深入分析了其中的原因。
麦穗丰指出,CBA联赛以及其俱乐部在挑选外援时显得“贪心”。这是因为CBA的外援与国内球员在能力和作用上存在较大差距。外援,尤其是小外援,需要具备强大的个人能力,不仅要能在常规时间里为球队提供稳定的支持,更要在关键时刻以一己之力改变比赛的走势。
然而,CBA的球迷对于本土球员有着深厚的情感和期望,他们希望在比赛中能看到本土球员的出色表现。这就导致在比赛中,外援往往需要在合适的时候“隐身”,仅在关键时刻展现个人能力。但能够适应这种双重需求的外援实属凤毛麟角。
此外,随着CBA外援工资帽的下滑,真正具备高超能力的外援是否还愿意来到CBA也是一个问题。那些被CBA裁掉的外援,到了其他联赛如欧洲联赛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但他们在CBA这个需要外援全面发挥的联赛中,却往往难以完全适应。
纵观全联盟,真正能够在帮助国内球员的同时,又在关键时刻不隐身的外援并不多见。辽篮的弗格可能是其中的佼佼者,但他的高昂价格也让许多俱乐部望而却步。如果各俱乐部都希望用较小的投入来获取大的回报,频繁更换外援,那么找到合适外援的几率并不会很高。
以福建男篮为例,他们裁掉的两名大外援斯蒂尔和坎普在球队的表现其实不差,但因为主帅的执教能力有限,他们成为了背锅的对象。随着赛季的深入,预计在俱乐部杯赛结束后,仍会有部分俱乐部选择裁掉外援。本赛季被裁掉的外援数量有可能会继续增加。
总之,本赛季CBA在外援政策上的调整既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也伴随着更大的挑战。各俱乐部需深思熟虑,明智地选择和培养合适的外援,以提升球队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