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信号】
浙江胜青岛,杨瀚森病休0分,刘维伟助队取胜。
在早前结束的CBA常规赛中,浙江广厦队以105:93的优异成绩战胜了青岛队。这场比赛不仅展示了球员们的实力,还折射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首先,关于杨瀚森在国家队的表现。他作为胡金秋的替补,在两场对阵关岛蒙古的亚洲杯预选赛中并未达到郭士强指导的战术要求。这并非偶然,而是事出有因。郭士强作为中国篮球界的范甘迪,对中锋的要求极高,包括身体硬度、篮板球、护筐、防挡拆、进攻策应以及二次进攻等多方面的能力。而杨瀚森在移动、制造挡拆和面筐能力等方面还有待提高,因此暂时只能担任胡金秋的替补角色。这也体现了郭士强与乔尔杰维奇的不同战术理念。
然而,在今天的比赛中,杨瀚森抱病出战,虽然得到了4个篮板和4次助攻的数据,但得分却为0。这不仅仅是个人的遗憾,也暴露了运动科学在中国的不被尊重。在比赛中,杨瀚森的防守端核心问题依然是力量与速度的不足,与胡金秋的出色表现形成鲜明对比。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运动科学在中国的篮球训练和比赛中究竟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此外,关于青岛队小外援鲍威尔的表现,也引发了关于归化球员选择的讨论。尽管鲍威尔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自己已准备好为中国男篮效力,但从他本赛季在CBA的表现来看,他似乎对自己的实力有所高估。相比之下的其他外援,如小巴里·布朗以及米奇等,似乎更有可能成为中国男篮的归化球员。中国男篮现在最需要的归化球员应该是控卫、锋卫摇摆人和四号位等位置的球员。在CBA这个层面,选择的空间其实很大,外援的四节七人次新规也让中国篮协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
综上所述,这场比赛不仅展示了球员们的实力和技巧,还引发了我们对于中国篮球现状和未来的思考。如何在尊重运动科学的基础上提高球员的综合素质,如何更合理地选择和利用归化球员,都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探讨的问题。希望中国篮球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